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投资者的股票趋势
●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EV)行业经历了显著增长,并成为全球领军者。
● 2024年,几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取得了显著增长,其中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以其海鸥和秦L Dm车型在各自类别中成为畅销车型。
● 该行业面临国际监管挑战。
中国电动汽车(EV)行业目前正在经历显著增长,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2024年,中国在8月份实现了一个显著的里程碑,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标志着其车辆市场电气化水平的显著提高。这一数字 代表 当月所有汽车销量的30.6%,突显新能源汽车采纳持续增长趋势。
新能源汽车(NEV)销量首次超过传统内燃汽车。这一转变表明中国向电动化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得益于消费者接受程度提高以及厂商积极营销策略的推动。标普全球移动力预测NEVs将在2024年占乘用车市场的46%,比2023年的36%增长。
仅凭BYD一家 销售 今年已售出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NEVs),加强了其市场主导地位。其他品牌,如 小鹏、Zeekr和GAC Aion也在崭露头角,为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做出贡献。
中国电动汽车股中年同比增长最大
In the rapidly evolving Chinese electric vehicles market, several companies have shown impressive year-on-year growth, making them standout stocks for investors. Here are some of the Chinese stocks with notable growth, according to Insider Monkey and Morningstar:
Li Auto Inc. (NASDAQ: LI): Li Auto has reported a substantial 48.9% year-on-year increase in vehicle deliveries, with 53,709 units delivered in September. For the third quarter, they delivered 152,831 vehicles, marking a 45.4% rise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The company has an estimated 17% market share among NEVs priced at RMb 200,000 and above, positioning it as a leader in this category among domestic brands.
蔚来公司(纽交所:蔚来):蔚来也展现了增长态势,在2023年第三季度交付了61,855辆车,同比增长11.6%。9月份,蔚来实现了35.4%的同比增长,交付了21,181辆车。截至2024年,蔚来公司在中国新能源车领域占据了约2.1%的市场份额。该公司在高端电动车领域具有强劲地位,与比亚迪和小鹏等国内领军企业竞争。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场外交易:比亚迪):比亚迪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中稳固了领先地位,在2022年销售了超过180万辆乘用车。这占据了中国乘用车新能源车市场约28%的份额。公司专注于大众市场电动车和显著的生产能力促成了其显著增长。比亚迪目前领先于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在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
要了解更多有关新能源车股票以及行业新闻,请查看 moomoo.
BYD Growth
BYD has been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EV) market. In the first half of 2024, the company reported a total of approximately 190万 sales of passenger plug-in electric cars, which marks a 29% 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This includes over 850,000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s (BEVs), up 14%, and over 110万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PHEVs), which saw a remarkable 44% increase.
BYD is on track to meet its ambitious goal of selling around 400万 vehicles in 2024, having sold 127万 cars in the first five months of the year alone,. The company achieved a record sales month 2024年5月,新能源车销量为331,817辆,同比增长38.2%。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且价格下调,但表现强劲。
总体而言,比亚迪(BYD)专注于价格实惠的新能源车和国际扩张策略让其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领先者。
蔚来增长
蔚来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增长,巩固了其作为电动汽车市场关键参与者的地位。 2024年第二季度蔚来交付了创纪录的57,373辆车,同比增长143.9%。这一增长趋势持续到第三季度,蔚来报告称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领域交付了61,023辆车,进一步增加了其市场份额。
到2024年9月,蔚来已经 交付 21,181辆车,同比增长35.4%,使其全年交付量达到149,281辆。
该公司还推出了一个名为ONVO的新的预算品牌,首款车型为ONVO L60 SUV,在短短三天内就交付了832辆,迅速获得了市场认可。
总体而言,蔚来在新能源车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如电池更换技术的进步,以及进军包括欧洲和中东在内的新市场,彰显了其强劲的增长势头。
Zeekr
Zeekr,吉利旗下的高端新能源车品牌,最近表现出可观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车辆交付量同比大幅增加以及拓展业务的努力。截至 2024年9月,Zeekr全年车辆交付量达到142,873辆,同比增长81%,与2023年同期相比有显著增长。值得注意的是,Zeekr 已交付 仅在2024年第二季度就售出54,811辆车,同比增长100%,这使得该季度的营业额大幅提升至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8%。该公司的毛利润率也 改善 增长至17.2%,较上一年的12.3%更高,表明每辆车的盈利能力更强。
该公司已经突破中国市场,进军欧洲、日本和墨西哥等新市场,推出了快速充电和自动驾驶等新技术。Zeekr最近推出的产品,包括ZEEKR 7X SUV,旨在吸引全球广泛消费者群体,融合城市和越野条件的豪华和功能定制。未来,Zeekr计划继续全球扩张并增加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车领域的研发投入,以巩固其市场地位。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股票投资的潜在风险
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EV)股票提供了独特机会,但也伴随着特定风险,考虑到监管环境、竞争格局和市场波动。
以下是一些主要风险:
监管和政策风险:中国政府一直在支持新能源车增长,通过补贴、减税和激励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政策转变,如减少或取消补贴,可能直接影响新能源车企业的销售和盈利能力。例如,随着新能源车市场趋于成熟,中国逐渐减少补贴,这可能会对严重依赖政府支持的企业的利润率造成压力。
中外地缘政治紧张关系,特别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之间的可能影响新能源车制造商拓展海外市场。出口限制或关税可能影响中国新能源车制造商的收入。
市场饱和和激烈竞争: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如比亚迪、蔚来和小鹏)和国际品牌(如特斯拉)都在争夺市场份额。目前中国有100多个新能源车品牌在运营,可能导致价格战,挤压所有参与者的利润率。这种竞争可能阻碍企业实现可持续长期增长。
新能源车技术的快速创新需要在研发上保持持续投资,给企业带来技术压力。对于较小或新公司来说,对持续创新的需求可能是不可持续的。
供应链和成本挑战:中国拥有强大的新能源车供应链,但最近的电池材料短缺和全球供应链中断影响了生产成本。关键电池材料,如锂,价格波动较大,可能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对无法转嫁这些成本给消费者的新能源车企业造成盈利能力降低。
需要采购可持续电池材料并发展内部电池生产能力是额外的挑战。无法获得稳定供应链的企业可能面临生产减速或更高成本。
财务风险和估值担忧:包括蔚来和小鹏在内的许多中国新能源车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因为它们将增长置于盈利之上。投资者可能面临高风险概况,因为这些公司大量烧钱并依赖资本市场融资。如果这些公司无法实现盈利,它们可能难以获得未来融资。
新能源汽车行业估值过高可能会导致价格调整。如果未来的收益或市场份额增长不符合投资者的高预期,股价可能会急剧下跌。
潜在摘牌和审计问题:一些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如蔚来和小鹏,面临摘牌风险,受监管变化如《持有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A)的影响。该法案要求外国公司遵守美国的审计标准,未遵守可能导致摘牌,减少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准入,并影响投资者信心。
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股票的潜在好处
投资中国新能源汽车股票具有多种利益,鉴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支持性政府政策。以下是一些主要潜在优势:
高增长潜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电动车销量在2023年占所有汽车销量的近30%。随着国内需求增长,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预计将稳步增长,为投资者在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增长机会。 新能源汽车销量 预计到2023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所有汽车销量的近30%。随着国内需求的增加,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会稳步增长,为投资者在比亚迪、蔚来和小鹏等公司提供了巨大增长机会。
政府支持和补贴: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包括补贴、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投资,展现出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强大支持。促进可持续交通的政策使国内新能源汽车公司受益,使电动汽车的拥有权更加易于获取,并鼓励广泛推广。
技术进步和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因其快速创新而备受认可,许多公司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能效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比亚迪和理想汽车(临时代码)等公司正在开发独家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功能,在全球的竞争日益激烈。
全球扩展机会:中国新能源车公司正在国际拓展,许多公司旨在进入欧洲、日本和拉丁美洲市场。比亚迪和Zeekr等品牌已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开展业务,并有进一步扩张计划。这种国际增长创造了除中国以外的新营收来源,扩大了市场触及面并减少了对单一区域市场的依赖。
环保和ESG投资吸引力:新能源车行业符合全球对传统内燃机替代品的环保倡议。随着可持续性成为投资者的重要关注点,中国新能源车股票为支持绿色技术提供了一种方式。投资于这些公司吸引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可能导致对这些股票的需求增加,进而可能获得更高的估值。
总的来说,中国新能源车股票在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中提供了高增长潜力,得到了政府支持、先进技术和拓展的国际市场覆盖。这些因素使它们对寻求接触交通和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未来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比较美国和中国新能源车行业趋势
美国和中国电动车(EV)行业都在引领全球增长,但在市场趋势、监管支持、技术关注点和消费者偏好上有明显差异。
以下是两国之间关键趋势的比较:
Market size and growth: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EV market, with 新能源车销售 中国旨在到2030年,新车销售中电动汽车占比40%,而美国正在迅速追赶,拜登政府设定2030年新车销量中有50%为电动汽车的雄心目标。
政府支持和政策:中国政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提供了广泛的补贴、减税和激励措施。中国还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和电池更换站提供了大力支持。美国提供税收抵免和激励,但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直接补贴较少。《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引入了对新能源汽车购买者的税收激励,以及对国内电池生产的支持。
消费者偏好和市场细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被细分,对价格实惠、更小型的新能源汽车有强烈需求,这是由于城市化和密集城市人口。许多中国公司,如比亚迪和五菱,专注于价格亲民的新能源汽车型号,迎合各种收入水平。美国市场最初聚焦于高端车型,特斯拉在豪华和性能领域占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竞争加剧,雪佛兰和福特等品牌推出了更实惠的选项。
技术和创新重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率先推出了电池更换技术,使新能源汽车能够快速更换耗尽的电池为充满电的电池,缩短等待时间。诸如蔚来之类的公司正在中国及最近在欧洲扩大电池更换站的建设。美国汽车制造商主要专注于先进的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和高能量密度选项,旨在提高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国际扩张和全球影响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正积极向国际市场扩张,特别是在欧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比亚迪和蔚来等品牌旨在通过专注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选项和优质服务,在穿越西方市场时取得了一定成功。美国品牌也在国际市场扩张,特斯拉在欧洲和亚洲拥有重要的市场份额。诸如福特和通用之类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越来越专注于出口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到欧洲。
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
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全面的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旨在将中国定位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生产和创新。重点政策领域包括补贴、强制性政策、基础设施支持、研发投资和国际扩张激励。
以下是概述:
消费者和生产商补贴:中国长期以来为新能源汽车购买者提供直接补贴,以使新能源汽车更具价格竞争力,尽管随着市场的成熟,补贴逐渐减少。符合一定里程、效率和安全标准的新能源汽车是符合条件的,这使消费者更有买电动汽车而不是内燃机汽车的吸引力。对于制造商,税收优惠和生产补贴降低了运营成本,并支持市场进入。
政府还推出了新能源汽车购买税收优惠,目前将持续到2025年,特别有利于受欢迎的城市地区中低成本和中端新能源汽车模型。
监管要求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度要求汽车制造商满足特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配额,新能源汽车积分与生产量挂钩。未能满足这些配额的汽车制造商必须从超过配额的公司购买积分,为所有公司提供激励机制来增加新能源汽车产量。
长期来看,中国正在逐步淘汰内燃机汽车,目标是2030年新车销量的40%是新能源汽车,到2035年实现全面电动化。这一激进的时间表正在塑造中国和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运营的策略。
充电网络扩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公共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得到政府支持的倡议支持安装快速充电站和换电站设施。中国政府与地方政府和蔚来等公司合作增加换电站数量,提高便利性,减少新能源汽车停运时间。
农村电气化:意识到广泛采用的必要性,中国正在扩大农村地区的新能源车基础设施,旨在使新能源车在主要城市以外的地区变得可行,并鼓励所有地区可持续运输。
研究和开发(R&D)以及创新:在"中国制造2025"倡议下,政府资助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新能源车制造的研发,以建立高科技新能源车元件的自给自足,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重点是提升电池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打造出口竞争力模式。
全球扩张支持和贸易保护:中国政府鼓励新能源车制造商开拓国际市场,为出口到欧洲、日本和拉丁美洲的企业提供财政支持。中国新能源车品牌如比亚迪和蔚来正在利用这些政策打造强势全球业务,雄心勃勃地寻求进一步扩张。
在国内,对外国新能源汽车实施进口限制和关税,有助于保护中国企业,使其能够主导本地市场而不必面对重大国际竞争。这种保护立场旨在培育国内品牌,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强国的地位。
环保和ESG目标:新能源车的推广在中国的环境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和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通过将新能源车作为环保、社会和治理(ESG)框架的一部分推广,中国旨在减少城市污染,降低国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与其可持续发展目标一致。
美国政府的新能源车行业政策
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重要措施来支持新能源车行业,重点是增加新能源车的采用率,发展国内制造业并建设基础设施。以下是主要政策领域:
消费者激励和税收抵免:2022年IRA为新能源车购买者引入了重大税收抵免,为新能源车购买者提供高达7500美元的补贴和符合条件的二手新能源车4000美元的补贴。为了符合条件,车辆及其电池元件必须符合特定的国内采购要求。目的是鼓励新能源车的采用,支持国内新能源车供应链的发展。
包括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和纽约在内的几个州提供额外的税收抵免、退款和其他财政激励措施,以使新能源车所有权更为实惠。例如,加利福尼亚州为购买新能源车提供退款,并为低收入居民提供激励措施,进一步支持新能源车的广泛采用。
制造业和供应链发展:IRA包含鼓励公司在国内制造新能源车、电池和组件的激励措施,旨在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在北美生产新能源车零部件或进行最终组装的公司将获得重大利益,符合拜登政府创造就业机会、建立美国强大新能源车供应链的目标。
能源部(DOE)的奖助金和贷款:DOE已经拨出数十亿美元的奖助金和低息贷款,以支持新能源车电池生产和原材料加工。例如,DOE已经拨款帮助美国公司生产新能源车电池所需的锂、镍和钴等关键元素,这些是电池生产的关键元件。
国家电动车基础设施(NEVI)计划:《2021年两党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的一部分,NEVI计划在五年内为各州拨款50亿美元,用于打造一个全国范围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网络,旨在沿主要高速公路每50英里布置充电站。这项举措对支持长途旅行、普及电动汽车在美国各地的采用至关重要。
用于当地基础设施的资助金:可用于当地和社区新能源车基础设施项目的额外资金。这包括旨在在城市、低收入社区和农村地区部署充电桩的资助,解决不同地区新能源车获取的差异。
环保署(EPA)提出了针对乘用车和轻型卡车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预计这些新规定将鼓励汽车制造商增加新能源车生产,以符合监管标准,特别是在美国着手实现其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承诺的情况下。
加利福尼亚的零排放车辆(ZEV)要求:加利福尼亚和其他几个州设定了雄心勃勃的零排放车辆要求,要求新车销售的一定比例为ZEV。加利福尼亚的目标是到2035年禁止销售新的汽油车,为其他州创造了一个先例。
对研发(研究与发展)的支持:美国政府通过高级研究计划能源部门(ARPA-E)等拨款资助EV相关的研发,并资助在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和能效改进方面的项目。能源部还资助大学和私营部门在下一代电池技术(如固态电池)和关键EV材料回收工艺方面的研究,旨在降低成本并提高未来EV的性能。
创造就业机会和劳动力发展:通过IRA和DOE计划下的项目旨在在EV行业内创造就业机会。劳动力发展计划旨在培训电池制造、EV组装和基础设施维护工人,促进就业增长并解决绿色经济内的技能缺口问题。
结论
中国EV行业目前正在经历显著增长,巩固其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地位。这是由大规模生产、先进技术和竞争性定价所推动的。像比亚迪、上汽和小鹏等中国制造商利用政府的有力支持、优惠政策和电池技术创新,使它们能占据全球EV市场销量的一半以上。但是,中国EV行业面临国际监管挑战的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