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4月再掀回購熱潮!35家上市公司回購計劃金額上限超5億元,韋爾股份擬變更10億元已回購股份用途爲註銷
①據不完全統計,4月35家A股上市公司擬最高回購金額超5億元(附表); ②寧德時代擬回購金額上限排名第一達80億元,徐工機械月內兩次回購計劃合計金額上限達42億元排名第二; ③18股公告擬變更回購股份用途爲註銷(附表),其中韋爾股份擬註銷10億元已回購股份。
手機和汽車智能化滲透加速,韋爾股份Q1凈利潤大增55% | 業績見聞
受益於高端智能手機市場、汽車智能化滲透加速,公司營收實現14.68%的增長,疊加公司內部產品結構優化與供應鏈管理增效,綜合毛利率顯著提升,凈利潤大增55%增速明顯快於營收增長。
人形機器人賽場競技:一場「翻車」與「進化」並行的「技術成人禮」
①冠軍天工隊、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CTO唐劍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半馬」比賽主要是對機器人的硬件以及軟體的運動算法,或者說機器人的「小腦」 穩定性、可靠性的一次極限測試。 ②明日開賽的無錫具身智能運動會,還有宇樹即將舉辦的機器人格鬥大賽,無疑將承接更多「檢閱」的目光。
科技股回暖,高標股集體 「降溫」,市場或迎來高低切換關鍵期
跟蹤主線板塊的整段生命週期。
機器人組團「營業」引爆聲量場!產業鏈頻刷進展 分析人士:未來2-3年或爲量產關鍵期
①今年廣交會首次設立服務機器人專區,參展商透露客戶當場下定金,有的甚至「10台展示樣機9台被搶訂」。 ②目前中國市場已有11家主流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在2024年開啓量產計劃,多家廠商對2025年量產規劃超過千台。 ③分析稱,未來2-3年會是機器人規模量產並交付應用較爲關鍵的時期。
人形機器人馬拉松4月19日開跑 產業端迎來密集催化
①據報道,4月19日早上7點半,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在北京亦莊開跑。 ②上海證券指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進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階段,目前人形機器人進入工業場景,已經成爲國內外確定性較高的應用趨勢,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可期,建議關注受益的國內零部件廠商。
成本壓力或三方共擔?蘋果被特朗普關稅大棒衝擊 「果鏈們」密集發聲
①特朗普關稅新政下,蘋果公司或因全球化供應商策略成本驟增; ②4月3日以來,蘋果及果鏈股價大跌,A股果鏈三巨頭跌幅均超30%; ③多位受訪者認爲,蘋果或將通過終端漲價、供應鏈壓縮成本、自身承擔等三方面來解決本次成本上漲壓力。
政策強力維穩注入信心,農業鏈與大消費有望齊頭並進
跟蹤主線板塊的整段生命週期
匯金出手維穩!A 股「深蹲」或迎來修復窗口
跟蹤主線板塊的整段生命週期
消費電子產業龍頭立訊精密擬赴港上市 融資20億至30億美元
【TechWeb】據相關報道,消費電子行業龍頭立訊精密近日傳出消息,計劃於 2025 年在香港上市,預計融資規模爲 20 億至 30 億美元(約合 145 億至 218 億元人民幣)。立訊精密作爲蘋果 AirPods 的核心供應商,近年來通過一系列併購舉措實現了業務版圖的快速擴張。2024 年,公司收購了德國汽車線束巨頭萊尼(LEONI AG),成功打入奔馳、博世等頂級車企的供應鏈;2025 年
【數據看盤】機構激烈博弈立訊精密 量化資金活躍度顯著下降
①跌停的立訊精密獲四家機構買入5.93億,同時遭四家機構賣出4.43億。此外多隻消費電子和高外銷佔比概念股遭機構賣出。 ②量化資金今日活躍度下降,買賣個股金額及數量明顯減少。
人形機器人「熱戰」打響:新品密集發佈 量產元年真的來了?|行業觀察
①越疆科技、智元機器人同時推出人形機器人新品,相關概念股聞風上漲; ②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量產仍有挑戰,國內廠商目標多在今年生產千台水平; ③對於落地場景,行業亦有爭議。
擬3.24億元收購3D視覺傳感器供應商 水晶光電欲打造感知+顯示系統完整閉環|速讀公告
①埃科思是3D視覺行業中少有的同時覆蓋車載電子與消費電子的公司,可爲終端提供端到端且高性價比解決方案; ②水晶光電表示,此次收購主要是基於行業趨勢和產業協同的預判,預計對公司的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③去年前三個季度,埃科思淨虧損3744.57萬元;今年2月,公司剛完成C輪融資。
賽道Hyper | 國產CIS技術登頂:又是豪威科技?
小米全球炫技背後的巨佬。
消息稱蘋果印尼AirTag工廠將由立訊精密運營 預計最終產量佔到20%
【TechWeb】2月26日消息,從週二晚間開始,就有多家外媒在報道中稱蘋果和印尼已就解除iPhone銷售禁令一事達成協議,預計雙方最快本週就會簽署諒解備忘錄,印尼工業部也將盡快發放iPhone 16准予銷售的許可。從外媒的報道來看,根據協議,蘋果將在印尼投資10億美元,並承諾培訓當地的研發人員,以便印尼能開發軟體和設計他們的產品。而在報道中,外媒還提到,蘋果和印尼方面達成的協議中,包括一座在巴淡
特斯拉已準備在華部署FSD功能 智能駕駛催化增長新動力
①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公司正在爲中國客戶準備軟體更新,以提供類似於美國市場上「完全自動駕駛」(FSD)的駕駛輔助功能。 ②中金公司研報指出,2025年有望成爲智駕從量到質發展大年,Tesla FSD入華和Robotaxi帶來的雙重潛在正向催化將是全年主線之一。
中光學連虧三年後,如何破局?|公司調研
①連續三年總虧損近8億元后,已在籌劃破局之道; ②公司將從「增效降本」等方面來實現破局; ②汽車光電業務是公司未來業績改善的重要支撐之一。
機器人、deepseek等主線題材反覆活躍,留意情緒高潮後再度分化的可能性
跟蹤主線板塊的整段生命週期
DeepSeek加速AI眼鏡落地 AI眼鏡或成下一個出貨量過億的終端
①機構研報指出,DeepSeek加速AI眼鏡應用落地。 ②華西證券指出,AI眼鏡百花齊放,未來市場空間潛力巨大。泛AI智能眼鏡(AI音/視頻眼鏡+AR眼鏡)長期有望對標手機出貨。
小米下場!DeepSeek催熱「百鏡大戰」 消費電子迎全新機遇
①小米眼鏡官方微博已上線,截至目前未發佈內容; ②雷軍預期該產品的出貨量爲「在三十萬台往上」。 ③券商指出,AI眼鏡容易成爲AI應用率先落地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