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Q1持倉:納指100看跌期權爲頭號重倉 大幅增持英偉達(NVDA.US)、蘋果(AAPL.US)等科技巨頭
花旗遞交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持倉報告(13F)。
大摩轉向防禦?Q1大舉買入製藥巨頭,減倉英偉達(NVDA.US)、微軟(MSFT.US)等科技股
摩根士丹利遞交了截止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持倉報告(13F)。
段永平最新調倉動向:減持蘋果、谷歌,增持拼多多,開倉微軟、英偉達、台積電
據週四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文件,段永平管理的H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一季度增持拼多多,西方石油,新開倉微軟、英偉達和台積電,減持蘋果、谷歌等6只股票。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25年一季度末,段永平管理的美股投資組合持倉規模達到120億美元,較前一個季度的145億美元下降了15.95%。不過持股數量從去年四季度的8只增加到11只。增持拼多多,開倉微
摩通Q1持倉:重倉股仍多爲科技巨頭 大幅增持標普500ETF
摩根大通遞交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持倉報告(13F)。
貝萊德Q1持倉:仍偏愛科技巨頭 蘋果(AAPL.US)爲頭號重倉股
在貝萊德的第一季度前十大重倉股中,大型科技公司仍佔多數。
Evercore:Azure與AI戰略加持,微軟(MSFT.US)仍是長期投資者「心頭好」
Evercore ISI指出,微軟仍是長期投資者眼中頗具吸引力的標的,其人工智能戰略正逐步見效,且Azure雲服務部門連續多個季度展現出令人矚目的增長勢頭。
對沖基金大佬泰珀Q1減持微軟(MSFT.US)、亞馬遜(AMZN.US)等科技股 清倉AMD(AMD.US)、英特爾(INTC.US)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對沖基金大佬、億萬富豪大衛·泰珀(David Tepper)旗下的Appaloosa Management遞交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持倉報告(13F)。
巴菲特、索羅斯、蓋茨,看看大佬們買了點啥
從巴菲特“持幣不買“的策略,到索羅斯的"拋小盤買大盤",再到橋水的黃金配置,都顯示出頂級投資者正在增強組合的防禦性,而嗅覺靈敏的Ackman更是趕在關稅前清倉了耐克。
Fair Isaac如何通過您的FICO信用評分賺取(大量)金錢 -- Barrons.com
傑克·霍夫 "天哪真是太厲害了," 最近一位50歲的男子對聚集的信用評分愛好者們喊道。這是獲得格萊美獎的說唱歌手Nelly在演唱他2002年的熱門歌曲。
《大行》花旗看好微軟(MSFT.US)於GenAI領域領先地位 重申「買入」評級
華爾街開始緊張?科技七巨頭面臨3300萬美元的做空押注,市場動盪逼近。
期權活動顯示出市場上看淡情緒的突然爆發,尤其是在大盤科技股票中,此前以3300萬美元的規模購買了看跌期權。發生了什麼:在
資管巨頭Third Point新開倉英偉達,清倉特斯拉!持續青睞公用事業與半導體
有着「華爾街巨鱷」稱號的億萬富翁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所創立並領導的全球頂級資管機構Third Point遞交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Q1)美國股市持倉報告(13F)。
史蒂夫·巴爾默錯過的機會:1000美元的投資如今對蘋果投資者價值289,000美元——爲何前微軟CEO曾承認'宗教轉變'來得太晚。
前微軟-T(納斯達克:MSFT)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巴爾默曾坦言,他作爲首席執行官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提前進入智能手機市場——這個失誤讓蘋果公司得以在此領域取得領先。
David Tepper一季度:增持Uber、Meta,清倉AMD,減持阿里、微軟
Tepper一季度減持阿里和微軟,其中對阿里持股減少22%,但Tepper仍然對中國科技公司保持了顯著敞口,在其前五大持倉中,中概股仍佔據三席,包括阿里、拼多多和京東。
快訊 | 微軟 - 目前未發現有證據表明Azure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加沙衝突中被用來針對或傷害人們
Glenview Capital 的第一季度動向包括在Meta、迪士尼的新投資,以及退出微軟。
億萬富翁拉里·羅賓斯的格倫維尤資本管理公司在第一季度對多家大型公司進行了新投資,包括Meta Platforms(納斯達克:META)和迪士尼(紐交所:DIS)。
Appaloosa 刪減了AMZN、MSFT、QCOM,並增加了NRG、GLW和UNH,以及其他第一季度的行動。
美股收盤:七巨頭整體熄火納指結束六連升 標普連漲第四天
①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跌2.37%; ②網易漲14.61%,收盤價逼近前高; ③Meta據悉將推遲發佈AI模型「巨獸」; ④巴菲特Q1大筆賣出銀行股 維持蘋果持倉不變。
Whale Rock退出了賽富時和Reddit;在第一季度的變動中增加了Impinj和Bloom Energy
索羅班資本在亞馬遜、西部數據中增持股份,退出Lowe's,以及其他第一季度的動向。